四面受攻的特朗普退回到他一直以来熟悉的逃生舱。
正如德国《明镜》周刊所言:“数周以来,特朗普一直在为他的国家新冠危机的升级寻找替罪羊。这位美国总统先后指责过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各联邦州的州长、他的前任奥巴马和媒体。但他的主要目标始终是率先爆发疫情的中国。”
5月12日,特朗普在美国社交平台推特上(Twitter)发文称:“亚裔美国人对中国对我们国家和世界所做的一切感到非常愤怒。而华裔美国人是所有亚裔中最愤怒的。我不怪他们。”
随后,生于美国旧金山的华裔影星吴彦祖在社交媒体上提醒自己的总统:你不能代表所有亚裔。并赢得很多华人点赞。这也提醒那些仅仅靠身份证和中国护照划分敌我的网友,是多么幼稚。

5月14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Fox)商业台电视采访时针对中国再放狠话:“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我们可以切断一切关系。”他甚至依据他熟悉的商人思维为“脱钩”算了一笔账:“每年能为美国节省5000亿美元。”
在特朗普领导下,美国商务部、美国国务院和其他机构正在寻找方法,推动企业将采购和制造业务迁出中国。现任和前任官员告诉路透社,税收激励和潜在的回流补贴是刺激变革的措施之一。
“整个政府都在推动这件事,”其中一人表示。各机构正在调查哪些制造业应被视为“必需品” ,以及如何在中国以外生产这些产品。
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在向一个负责管理数百亿美元联邦退休基金的委员会施压,要求其停止投资一些中国公司的计划,华盛顿方面怀疑这些公司侵犯人权或威胁美国安全。
5月4日。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在维吉尼亚大学米勒中心举办的有关美中关系的在线研讨会上用流利的中文发表主旨演讲。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新一代美国政客非常熟悉中国,并因这种熟悉更加充满对立。
一个令人忧虑的信号是,跟中国“脱钩”正在成为美国朝野的共识。

4月8日,美国哈里斯民意调查公布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在贸易方面,69%的受访者赞成川普总统对华的强硬贸易立场。此外,71%受访者认为,在疫情危机过后,美国制造商应撤出中国。
研究公司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新宣布的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项目的价值下降至仅2亿美元,远低于2019年的平均每季度20亿美元。
即使呼吁脱钩的声音高涨,美国经济界也始终存在不同的声音。
2019年10月,美国66%的大企业负责人认为不可能与中国切割脱钩;直到2020年3月,特朗普将疫情责任甩锅中国,这个比例才下降到44%。
美国企业界的一个共识是,供应链短期大规模迁离中国的代价太大。疫情爆发前,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逾80%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没有迁移的打算,就成本、效率和可靠性总体而言,中国依然是最佳选择。此外,这些公司大多采取“中国+”策略,即保持中国现有的生产基地以服务当地市场,同时在印度、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其他国家逐渐增加投资。
据CNBC报道,美国财经观察家Jim Cramer表示,美国现任总统有意在3000万人失业之际,想要经济非常糟糕的情况下加征关税,完全是想重蹈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光景。
1948年,美国流行着这样一首歌《On a Slow Boat to China》(《乘一艘慢船去中国》)。

如今,疫情下的中美经济宛如相隔太平洋遥遥相对、暂时放慢行进速度的巨轮,面对风高浪急、云诡波橘,何以冲破激流险滩,最终相向而行?